丝绒荒原

幸福始于自我毁灭

有一件事让我感到非常悲哀,也非常尴尬。


我的意图并不是批判谁,或者评价谁对谁错。




前几天我有个同学把学校里的女生节横幅给烧了。


得知此事后,我飞快地打开了微信。不出意料,我的朋友圈里炸开了锅,二十几个同学都在谈论此事。但令我惊讶的是,没有一个人在支持这位同学的做法,除了一位姑娘表示了不希望有女生节,但也不支持火烧横幅的做法外,甚至没有一个人提出对女生节本身的异议,更甚至有不下三个女孩子都表示愿意过女生节,“我自己还是个宝宝呢”,“你有什么权利不让我过节?”


我的同学们都是怎么评价这位女权主义者的呢?“吃饱了撑的”,“欠一顿打”,“违反了刑法”。我从未目睹过同学们如此团结地指责一个人。


这个在微博和豆瓣发酵至今的事件只在我的朋友圈中拥有了两个小时的热度,很快,它就变成同学们茶余饭后的谈资,社团例会中的调侃。我所接触到的同学中,一多半表示根本不明白这位女生在干什么,至今还觉得那就是个“笑话”,是为了“博人眼球”,另一部分则从法学生的角度表示了对她这种激进做法的不屑:“法大怎么会有这种无法之人?”。没有人谈论女生节本身。


为什么?因为他们依然没有理解女生节的存在就是对女性的歧视。我想,以大部分旁观者的视角来看,故事不过如此:女孩子们愿意过女生节,男孩子们就带点殷勤地给她们过,结果一个人突然站出来二话不说放了一把火,男生女生们都认为她“有病”,支持她的做法或观点也都是“有病”。


在网上看到了很多诸如“她不放火就起不到这种效果”的话,如果置身事外,我也这么认为。但当我亲历了这个事件,我看到这把火起到了什么效果呢?它让事件的发生地——我的学校,成为了一个谈女权色变的地方,让那些不明白女权主义的人对它产生了不计后果的认识。诚然,这把火在互联网上燃气了熊熊烈焰,可在微博上支持这把火的人是那些本就反对女生节的朋友,是已经睁开了眼睛的人,而那些沉睡的人依然在沉睡,并且对一切试图唤醒他们的人产生了敌意。


今年烧起一把火,明年学校八成是不让挂女生节横幅了,眼前是清静了,可这又能有多大意义呢?我的同学们还是不理解为什么不能挂横幅,甚至在暗中埋怨学校的息事宁人,盼望着节日的气氛再次降临。


真的很难过。


我在想,很多时候,我们的行为只是表达出了我们的情绪,却并不能准确地表达出我们的观点,即使表达,我们的观点也并不能被人理解。


隔阂就这么产生了,越生越厚,最终让持不同观念的人对立起来……

交流为什么会被行动束缚?

理解为什么这样困难?

为什么我们都在自说自话?

评论(1)

热度(2)